港交所向更多有潛力的科技公司敞開了大門,越來越多的獨角獸企業(yè)也準備“敲開”港交所的大門。最新消息指出,運動科技公司Keep計劃最早將于本月在香港上市。
早在2021年,有傳言稱Keep籌備赴美IPO并融資5億美元,隨后被傳取消赴美IPO計劃。2022年2月,Keep向香港聯(lián)交所提交首次公開發(fā)行申請。同年8月,Keep因遞交招股書6個月內未通過聆訊而IPO失敗。隨后,Keep于9月再次向港交所遞表,但也在之后失效。Keep最新一次遞表的時間為今年3月28日,按照港股的上市流程,接下來的三個月對于Keep能否成功上市,至關重要。有業(yè)內人士表示,假如Keep此次能夠通過聆訊,在今年6月成功上市也不是不可能。
Keep何時能盈利
Keep創(chuàng)業(yè)初期是健身內容APP,從錄播課健身跟練發(fā)展到教練直播健身,后來從運動健身服務商走向平臺運營商。從2018年開始,Keep嘗試將線上內容優(yōu)勢與線下場景打通,圍繞用戶“吃穿用練”的生活消費場景陸續(xù)開發(fā)了家用智能運動硬件、健身器材、健康食品等品類。過去,許多行業(yè)反而在疫情背景下加速發(fā)展,在線健身就是其中之一,并一度成為炙手可熱的賽道。
2021年11月,Keep完成了一輪3.6億美元的融資,由軟銀愿景基金領投,高瓴等機構跟投,GGV紀源資本、騰訊、五源資本、時代資本和BAI資本等老股東也追加了投資,此輪融資使Keep的估值在當時就達到20億美元左右。據不完全統(tǒng)計,Keep已經完成近9輪融資,累計融資金額超6億美元。
不過,與多數準備上市的獨角獸企業(yè)一樣,外界一直在關注Keep何時能上市,也同樣關心Keep何時能盈利。
根據灼識咨詢報告,2022年按月活躍用戶及用戶完成的鍛煉次數計算,Keep已經是中國最大的線上健身平臺。然而,即便Keep已經成為業(yè)內頭部,但仍未實現盈利。
根據招股書,Keep在2020年、2021年、2022年營收分別為11億元、16.2億元、22.12億元,最近兩年營收均實現雙位數增長。其中2021年營收同比增長46.3%,2022年同比增長36.6%。不過,公司虧損的問題仍有待解決。從招股書看,Keep還在虧損中。2022年,Keep經調整凈虧損6.67億元,此前持續(xù)虧損主要原因是營銷費用過高。
上市仍是未知數
至此,Keep已經有過兩次招股書失效的經歷。有業(yè)內人士擔心,若此次上市成功,Keep將成為國內“線上健身第一股”。若不能成功上市,除了對Keep業(yè)務發(fā)展有所影響外,還有可能導致陪伴Keep多年的投資方產生退出“困境”。
從宏觀環(huán)境看資本市場表現,今年上半年香港IPO集資活動放緩。普華永道預計,2023年上半年香港市場將有30只新股,融資額為170億港元,比去年同期的數量增加11%,融資額減少14%。Keep在此時能否拿到不錯的價格,還是個未知數。
不過,普華永道預計,下半年新經濟企業(yè)(包括生物科技及其他特??萍脊荆⒗^續(xù)在港交所上市活動中保持活躍。普華永道預計,2023年將有約100家企業(yè)在香港上市,全年IPO總融資額將介于1500億-1700億港元。
就國內運動健身行業(yè)來說,目前行業(yè)融資規(guī)模較大和實力較強的參與者可分為兩大類型,一類是以Keep為代表的業(yè)務重心為互聯(lián)網工具及產品的參與者,一類是以實體業(yè)務為主的參與者。深圳一家創(chuàng)投機構的投資經理告訴記者,健身領域初創(chuàng)企業(yè)的融資情況一般,資本似乎匯聚在頭部玩家上,這是需要關注的變化,此外,健身APP的同質化比較嚴重,需要更多的附加值,特別是更有效的客戶定制化方案,來提高自身的特色,方能走得更遠。
校對:高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