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progress id="8jv4r"><track id="8jv4r"></track></progress>

    <em id="8jv4r"><object id="8jv4r"><input id="8jv4r"></input></object></em>
  2. <rp id="8jv4r"></rp>
    <tbody id="8jv4r"></tbody>

      驚!重組方案引入淡馬錫,股價卻暴跌12%;汽車板塊掀漲停潮,啥情況?
      來源:e公司作者:毛軍2023-06-12 12:36

      今日早盤,A股小幅震蕩整理,主要股指漲跌互現,兩市成交有放大趨勢。

      盤面上,汽車、通信設備、博彩概念、文教休閑等板塊漲幅居前,知識產權、水產品、公共交通、新冠藥等板塊跌幅居前。北上資金凈流出12.79億元。

      港股市場,維亞生物公布,實施企業內部重組。重組完成后,公司CRO業務將轉移至維亞上海及其附屬公司,CDMO業務將由維亞上海轉移至其他全資附屬公司,公司將透過獨立類別的附屬公司進行其CRO業務及CDMO業務以及持有投資孵化企業的股權。

      此外,淡馬錫和弘暉基金共向維亞上海增資約人民幣5.48億元,同時以總代價約5.15億元從Viva Investment收購維亞上海注冊資本約0.55億元,股權投資總代價約為10.62億元。預期投資人完成股權投資后,集團于維亞上海的持股比例將降低至75.79%。

      重組消息并沒能提振維亞生物股價,早間,維亞生物僅略微高開,隨后大幅跳水,盤中一度重挫近17%,截至發稿,跌幅雖有所收窄,但仍大跌近12%。

      AI催熱通信設備投資

      雖然今日大盤弱勢調整,但仍有不少板塊逆勢創出多年或歷史新高。通信設備板塊就是其中的佼佼者,早間一度放量高開高走,大漲逾2%,創近3年來新高,廣哈通信大幅高開后不到10分鐘20%漲停,聯特科技、劍橋科技等也紛紛大幅拉升。

      光通信板塊則漲逾1%,創歷史新高,天孚通信、源杰科技、中際旭創等相關個股批量創歷史新高(復權),通鼎互聯、銘普光磁等則創多年新高。另外,5G概念、6G概念、小米概念等相關板塊亦漲幅居前,奧士康、拓維信息等漲停。

      實際上,通信設備股從年初以來一直保持強勢,根據Wind數據統計顯示,通信設備今年以來上漲超52%,漲幅位居同期申萬二級行業第3位,涌現出了劍橋科技 、新易盛、中際旭創等大批翻倍個股。

      基本面上,隨著人工智能的興起,ChatGPT等工具不僅有著巨大的計算需求,其數據傳輸需求也會隨著版本迭代呈現指數級增長,通信因素成為制約超算的短板,只要有一條鏈路出現網絡阻塞,就會產生數據延遲。調研機構LightCounting表示,AI對網絡速率的需求是目前的10倍以上。

      光通信技術則成為提升速度和容量的重要手段,光通信以光波作為信息傳輸的載體,以光纖作為信息傳輸媒介,具有高速率、大容量、長距離、低損耗、體積小、重量輕、抗干擾能力強等優勢,在無線通信、光纖寬帶、數據中心和消費電子等領域廣泛應用 。

      根據頭豹研究院數據,至5G成熟期,中國將建設558-744萬個5G宏基站建設規模,預計需要3345萬塊25G光模塊,需要243萬塊100G光模塊,52萬塊200G光模塊以及14.4萬塊400G光模塊,合計總需3655.4萬塊光模塊以及9950.8萬塊配對的光通信芯片(包括激光器芯片與探測器芯片)。

      信達證券指出,預期2023年運營商資本開支增長,算力投入持續加大,各運營商在算網相關方面的投資均保持20%以上增速,三大運營商是建設國內算力網絡的主力軍和直接力量,是我國算力的核心底座支撐,運營商投資算網或將持續利好數字經濟全產業鏈。

      汽車產業鏈全線走強

      汽車股近日連續走強,今日早間,汽車板塊指數再度放量大漲逾3%,半日成交接近前一交易日全天成交。個股掀起漲停潮,金鐘股份、泰祥股份20%漲停,經緯恒潤、興民智通、躍嶺股份等近20股漲?;驖q超10%。

      一體壓鑄、胎壓監測、無人駕駛、新能源車等產業鏈細分板塊紛紛大漲,文燦股份、路暢科技、飛龍股份等漲停。ETF漲幅前5位基金均與汽車相關,并均漲超3%。港股汽車股也紛紛跟隨走強,浙江世寶、小鵬汽車、蔚來等漲幅居前。

      上周末,商務部辦公廳宣布,組織開展汽車促消費活動,活動時間為2023年6月至12月?;顒訉娀徿噧灮菡咧С?,加強活動經費、場地等保障,協調推動地方、企業等出臺支持汽車消費的針對性政策舉措。

      另外,近一周,共216家上市公司接受機構調研。按行業劃分,機構對汽車行業關注度提升,熱度排名由上周的第五升至第二,其中汽車零部件位居細分領域第一位。

      在整個行業向好的背景下,無人駕駛更是受到市場重點關注。據艾媒咨詢的數據,在對中國消費者調研中,77.3%消費者表示看好無人駕駛,20.5%消費者表示一般,2.2%消費者表示不看好。艾媒咨詢認為,無人駕駛賽道2024年—2025年將進入高速發展時期,復合增長率將達到50%左右。

      汽車咨詢服務機構IHS Markit則預測,到2030年中國共享出行的總市場規模將達到2.25萬億元,其中無人駕駛出租車占比將達到60%,即1.3萬億元,而且未來共享出行市場將逐步轉向無人車出行市場。

      中信證券認為,在零部件產業鏈上,預計行業景氣度觸底回升后,智能化的滲透率提升和品類創新仍將是行業不可忽視的α。此外,零部件企業向海外的產能輸出有望孵化一批有全球競爭力的中國零部件公司,其中特斯拉產業鏈尤為值得重視。

      校對:廖勝超

      責任編輯: 張騫爻
      聲明:證券時報力求信息真實、準確,文章提及內容僅供參考,不構成實質性投資建議,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下載“證券時報”官方APP,或關注官方微信公眾號,即可隨時了解股市動態,洞察政策信息,把握財富機會。
      網友評論
      登錄后可以發言
      發送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證券時報立場
      暫無評論
      為你推薦
      時報熱榜
      換一換
        熱點視頻
        換一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