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progress id="8jv4r"><track id="8jv4r"></track></progress>

    <em id="8jv4r"><object id="8jv4r"><input id="8jv4r"></input></object></em>
  2. <rp id="8jv4r"></rp>
    <tbody id="8jv4r"></tbody>

      監管“劍指”券商私募資管等業務
      來源:經濟參考報2023-06-12 10:24

      5月以來,券商包括私募資管、研報等在內的多項業務遭監管嚴查,北京、上海、深圳、重慶等多地證監局陸續下發針對違規券商機構及相關業務人員的罰單,合計已有約30份。業內人士表示,全面注冊制下呈現出的嚴監管常態化趨勢,既有力督促了券商機構更好地盡職履責,也切實規范了行業整體持續健康發展。

      券商私募資管業務監管趨嚴

      6月9日,深圳證監局公布4份行政監管措施,涉及五礦證券、銀泰證券2家券商,均涉及私募資管業務。其中,五礦證券被責令改正,并暫停新增私募資管產品備案6個月(為接續存量產品所投資的未到期資產而新發行的產品除外,但不得新增投資),分管資管業務的高管及資管部門負責人被約談。銀泰證券則被出具了警示函。

      深圳證監局公告指出,五礦證券私募資產管理業務運作不規范,主要涉及四方面內容:一是債券投資決策和風險管控存在問題。二是非標資產投資管理不規范。三是資管新規整改不到位,過渡期內新增不合規產品。四是關聯交易管理機制不完善。

      銀泰證券受罰同樣與私募資管業務有關。公告顯示,銀泰證券相關業務存在包括個別資管產品整改不到位、資產管理部門人員配備不符合規定且個別人員從事業務獨立性不足、私募資產管理相關制度不完善等在內的五項問題。

      《經濟參考報》記者注意到,今年以來,券商私募資管業務遭遇監管嚴查。除上述罰單外,5月以來還有國都證券、首創證券、長城國瑞證券、信達證券等多家券商因私募資管業務違規被出具警示函。

      超20份罰單關注研報業務

      對于券商另一項重點業務——研報業務,近期監管關注度同樣較高。據《經濟參考報》記者不完全統計,5月以來已有20余份罰單針對這一領域。

      6月8日,深圳證監局發布5份行政監管措施決定書,分別對東亞前海證券、招商證券采取了監管談話和出具警示函的措施,對包括證券研究所負責人在內的6名相關人員采取了出具警示函的措施。

      此外,還有來自云南、河南、重慶、北京等地證監局的多份罰單,就研報業務違規直指西南證券、太平洋證券、首創證券和中原證券等券商機構。

      更多罰單則與相關分析師有關。日前,上海、重慶兩地證監局披露8張罰單,7名分析師被出具警示函。其中,因研報內容存在瑕疵,上海證監局分別對申銀萬國證券研究所、民生證券、野村東方國際證券、申港證券的分析師出具警示函。此外,民生證券的1名分析師因違規傳播非研報內容信息,也被出具警示函。重慶證監局公布的3張研報業務罰單,對西南證券及2名研究人員出具了警示函。

      “投資研究是券商業務非常重要的領域,對公司其他業務線的支持、品牌塑造以及對機構和投資人服務等作用都較為突出?!敝袊袌鰧W會金融委員付立春對《經濟參考報》記者表示,針對這一領域的不規范、不專業之處,監管加強相關要求也是應有之舉。

      《經濟參考報》記者根據相關公告內容總結發現,券商研究業務普遍存在的問題主要包括:市場影響評估機制不完善,對個別研究報告的市場影響力評估不充分;研報制作不審慎,內容表述和信息引用不嚴謹;內控管理有效性不足,在分析師調研活動管理、服務客戶、公開發表言論等方面的內控管理有效性欠缺等。

      嚴監管壓實券商責任

      全面注冊制下,以券商為代表的中介機構責任愈發重大。為此,監管部門也持續采取措施,多措并舉壓實券商各項業務責任。

      證監會2023年系統工作會議提出,堅守監管主責主業。圍繞全面實行注冊制后的市場秩序和生態塑造,加強各條線監管力量統籌,提升監管效能,推動各類市場主體依法合規穩健經營,督促行業機構完善合規內控和激勵約束機制、加強從業人員管理,嚴厲打擊違法違規活動。

      具體到研報業務方面,據悉,今年5月,監管部門向各證券公司送達了《關于發布證券研究報告業務“雙隨機”現場檢查情況的通報》,其中重申了四項監管要求:一是加強研報信息來源和留痕管理;二是強化研報制作、審核、發布全流程內部控制;三是規范公開發表言論和客戶服務活動管控,強化輿情風險管理;四是完善人員績效考核和內部問責制度。

      “全面注冊制下,市場化和法治化的要求不斷提升。而監管的常態化動作也有助于證券行業實現持續健康發展,推動形成既有‘大而強’又有‘專而精’的多樣化市場格局?!备读⒋罕硎?,對券商機構自身而言,無論是研報業務還是私募資管業務,都應該將合規要求看作自身的“生命線”,從管理、培訓等各個角度高度重視,在此基礎上,進一步加強自身專業度的提升。

      責任編輯: 陳勇洲
      聲明:證券時報力求信息真實、準確,文章提及內容僅供參考,不構成實質性投資建議,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下載“證券時報”官方APP,或關注官方微信公眾號,即可隨時了解股市動態,洞察政策信息,把握財富機會。
      網友評論
      登錄后可以發言
      發送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證券時報立場
      暫無評論
      為你推薦
      時報熱榜
      換一換
        熱點視頻
        換一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