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郵輪市場重啟后首個“假日黃金周”,郵輪公司準備靠品質賺錢
來源:界面新聞作者:白帆2024-04-26 15:17

時隔4年,五一小長假終于可以來一場郵輪旅行了。

據界面新聞統(tǒng)計,五一小長假期間,皇家加勒比、愛達郵輪等郵輪公司推出了多個航線,以上海、天津、廈門、香港等多地為母港運營。其中,上海邊檢總站浦江邊檢站披露數(shù)據顯示,五一小長假將有4萬余人次出入境乘坐郵輪。

但由于供給量仍未完全恢復,今年郵輪產品的價格堅挺,郵輪公司也希望突出產品品質獲取高消費能力的游客。

供給有限,提前3個月都訂不上

今年的五一小長假是郵輪市場恢復之后的第一個“黃金周”,這期間的郵輪航線也被早早預訂一空。

據界面新聞不完全統(tǒng)計,皇家加勒比游輪旗下的“海洋光譜號”、愛達郵輪旗下的“魔都號”及“地中海號”、天津東方國際郵輪有限公司旗下的“東方夢想號”、名勝世界郵輪旗下的“名勝世界壹號”等郵輪均有五一假期期間的航線,并以上海、天津、廈門、香港等為母港運營。此外,五一假期期間三沙南海夢之旅郵輪公司旗下的“南海之夢號”以三亞為母港運營。這些航線基本都是5天左右的日韓短航線。

五一黃金周期間的航次是2024年熱門預訂航次之一,部分航線和艙位很難訂到。一位游客通過社交媒體反饋稱,3月中旬便開始預訂五一期間的郵輪航線,但產品銷售火熱,價格還在不斷攀升,遲遲未成功下單。經歷了一周時間的輾轉,這位游客最終才選定了愛達郵輪的五一航線。

郵輪預訂的時間一般要提前1-3個月,但據皇家加勒比發(fā)布的數(shù)據,預訂窗口期從行前3個月拉長到行前1年,五一期間的航線從去年便開始銷售。有旅行平臺近日發(fā)布的五一出游數(shù)據也顯示,五一期間以上海為母港運營的郵輪航線艙位已經基本售罄。

投入中國市場的郵輪數(shù)量有限,載客量也并恢復到疫情之前的水平。

從郵輪承載數(shù)量來看,“海洋光譜號”、“魔都號”一個航次可容納游客數(shù)量均超過5000人,而“地中海號”“東方夢想號”“名勝世界壹號”等可承載的最大游客數(shù)量均在2000名以下。因此,對于想要從中國港口登船的游客來說,可選擇的空間并不算多,這一導致部分航線預訂困難。

伴隨五一假期的開始,郵輪市場也進入旺季,投入運營的郵輪加足馬力,奔波于中日韓的港口之間。

界面新聞根據各郵輪公司銷售渠道以及旅行社等分銷平臺的不完全統(tǒng)計,5月份以國內港口為母港運營的航次多達30多個航次。除“名勝世界壹號”航次較少之外,上述提及的其他4艘船舶幾乎是“馬不停蹄”地趕場:上一個航次的游客下船當天,下一個航次的游客便開始上船。界面新聞通過皇家加勒比此前披露的航次信息了解到,5月份僅“海洋光譜號”便有8個航次,最大攬客量超過4萬人次。

郵輪公司想要摒棄價格戰(zhàn)

疫情是中國郵輪市場的“分割線”。經過這幾年的中斷,國內郵輪行業(yè)也發(fā)生了較大改變,尤其伴隨分銷模式的改變以及供需關系、客群結構的變化,原本行業(yè)中存在的價格戰(zhàn)隱退。

2018年前后,中國郵輪市場經歷了一波兇狠的價格戰(zhàn)。當時,布局中國市場的郵輪公司頗多,郵輪艘次、載客量都在不斷提升。但由于旅客增長大幅放緩(2017年中國的郵輪旅客量增長僅為8%,而前幾年旅客增長率可達到40%以上),郵輪產品的供應顯著大于需求,同時航線線路單一、競爭愈發(fā)激烈,價格戰(zhàn)越打越兇。

加上國內郵輪市場在分銷方式上形成了買斷包船模式為主、郵輪公司散賣為輔的模式,分銷商為了盡早把“存貨”出手,常常以低價促銷。行業(yè)中屢次出現(xiàn)一兩千元左右甚至價格更低的郵輪“尾艙”,狂奔10年的中國郵輪市場因此迎來陣痛,頂不住價格競爭壓力的郵輪公司開始退出。

經歷了一輪洗牌之后,郵輪公司和分銷商更加理性?;始壹永毡燃瘓F全球高級副總裁、亞洲區(qū)主席劉淄楠在接受界面新聞采訪時表示,皇家加勒比更希望突出旗下郵輪產品的性價比,也就是高品質的產品對應相對較高的價格。

劉淄楠表示,皇家加勒比在中國市場投入新船、大船,船上設施豪華,由此才能撬動中國市場。此外“軟件”設施不可小覷,皇家加勒比“海洋光譜號”郵輪上的游樂項目豐富,岸上游項目更加完善和深度,通過各種細節(jié)的完善,才能獲得產品溢價。

中國交通運輸協(xié)會郵輪游艇分會(CCYIA)常務副會長兼秘書長鄭煒航也表達了類似觀點。他在接受界面新聞采訪時則表示,今年投入中國市場的郵輪有10艘,每家郵輪公司、每艘船的價格定位不同,主要取決于船舶的新舊程度、配套設施、餐飲服務等各方面因素,其次也要看船舶的市場定位,它究竟想要吸引什么樣的客群。“我一直倡導用品質決定價格,不要輕易打價格戰(zhàn),否則最后大家都掙不到錢。”鄭煒航說。

郵輪分銷商也放棄了包船模式以及同時包下幾個航次的做法,更多以小規(guī)模切艙為主,這也弱化了行業(yè)打價格戰(zhàn)的動機。界面新聞也觀察到,今年中國郵輪市場恢復以來,郵輪產品的價格更加穩(wěn)定,而且產品供應相對不足、銷售火爆。

根據業(yè)內推算,若按照雙人間客艙均價在4000元/人、一個航次載客量5000人來計算,一艘郵輪一個航次的流水大約為1500萬—2000萬元。按全年70個航次來看,一年的客票營收為11億-14億元。此外,登船之后,游客還可進行二次消費,比如酒類和其他飲料的銷售、免稅店、付費餐飲、水療、攝影、岸上游覽、互聯(lián)網和其他電信服務等,這些也是郵輪的主要營收來源。參考皇家加勒比發(fā)布的2023年財報,該公司在全球范圍內客票收入占總營收的比重在60%以上,船上活動和其他收入占比達到30%以上。

客群年輕化,挖掘消費潛力

另一個因素也在間接幫助郵輪公司提高價格預期。

皇家加勒比方面提供給界面新聞的數(shù)據顯示,今年以來皇家加勒比在中國市場的直銷比例提高到30%、40%左右,“直銷的客人全是年輕人?!眲⒆烷f。而在往年,皇家加勒比的直銷比例只有20%,行業(yè)數(shù)據顯示郵輪行業(yè)的整體直銷比例在10%左右。

他進一步表示,在皇家加勒比的客群中,年齡在55歲以下的客人占比超過60%,其中30歲以前的客人超過20%。在他看來,客群年輕化會帶來諸多好處,一方面年輕客人會帶動家庭出游,另一方面年輕客群更加有活力,會讓郵輪上的氛圍更活潑。

相對于老年群體,年輕客群更愿意為品質買單,高品質高價格的郵輪產品因此有了更大的市場空間。同時,年輕客群以及以家庭為單位的中年客群的增加還有利于增加船上的二次消費,帶動郵輪公司實現(xiàn)更健康的收益模式。

這幾年里,小紅書、抖音等各種社交媒體迅速崛起,成為旅游行業(yè)不可忽視的“陣地”。界面新聞也發(fā)現(xiàn),從4月中旬開始,郵輪公司還加大了在微信朋友圈打廣告的頻率,尤其是維京游輪和皇家加勒比的廣告最多。此外,郵輪分銷商也會通過這些渠道宣傳、攬客。由于這些社交媒體的用戶年輕人占比更高,郵輪公司攬收的年輕客群隨之增加。

除年齡上的年輕化,老年群體的心態(tài)也更加年輕化。鄭煒航告訴界面新聞,現(xiàn)在中國的老年游客越來越多地對長航線感興趣,比如3月23日在深圳招商蛇口郵輪母港靠泊的“和平之船”環(huán)球郵輪太平洋世界號,便是典型的長航線,這一航次上游100多位中國游客,其中不少都是時間充裕的老年人,此外還有不少老年人直接到國外乘坐環(huán)球郵輪。

鄭煒航認為,更加看重品質的年輕客群增加、老年游客乘坐郵輪的心態(tài)更加“年輕化”,進一步推動著郵輪公司明確自己的市場定位?!半S著客群的變化,郵輪市場會更加細分,有些主打高端郵輪,有些則做大眾化郵輪?!编崯樅秸f。但他也提到,現(xiàn)在中國的郵輪市場仍處在回歸后摸索的階段,郵輪公司實現(xiàn)市場細分還需要通過市場反饋制定更完整的戰(zhàn)略規(guī)劃。

責任編輯: 胡青
聲明:證券時報力求信息真實、準確,文章提及內容僅供參考,不構成實質性投資建議,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下載“證券時報”官方APP,或關注官方微信公眾號,即可隨時了解股市動態(tài),洞察政策信息,把握財富機會。
網友評論
登錄后可以發(fā)言
發(fā)送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證券時報立場
暫無評論
為你推薦
時報熱榜
換一換
    熱點視頻
    換一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