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3日,貝恩公司發(fā)布的《2024年中國私募股權市場報告》顯示,受IPO退出難度提升、買賣雙方估值預期差距等影響,2024年中國私募股權市場預計將延續(xù)2023年承壓趨勢,進入換擋調整期。
報告顯示,2023年,中國私募股權市場的投資活躍度延續(xù)結構性下降趨勢,跌至十年來低點,投資交易額較前5年均值(2018—2022年)下降了58%,跌至410億美元,交易量也跌去了31%。成長型投資繼續(xù)主導私募股權投資市場,占交易總金額的60%。
2023年,人民幣募資額穩(wěn)中有升,但聚焦中國市場的美元募資額卻同比下跌44%。其中一個主要原因在于,受經濟環(huán)境不確定性的影響,有限合伙人(LP)收緊了錢袋子,向其他地區(qū)轉移資金配置。為此,頭部美元基金正在探索人民幣業(yè)務,擴充募資渠道,例如險資、私人財富管理等。
人民幣基金仍是中國私募股權市場最活躍的玩家,在2023年交易額中占到42%,較2022年增長21個百分點。在國內GP、特別是政府扶持基金的積極布局下,半導體、汽車出行等行業(yè)投資活躍。國內美元基金則繼續(xù)關注汽車出行、醫(yī)藥和生物科技等傳統(tǒng)行業(yè)投資標的。
報告還指出,2023年,中國私募股權基金的干火藥(待投資金)維持高位,亟待出手投資,但買方與賣方之間的供需仍存在“錯位”。一方面,盡管面臨日益增長的退出壓力,賣方仍追求高交易倍數,希望回收高投資成本。另一方面,買方更趨于謹慎,追求優(yōu)質資產。在這一背景下,大額控股尤其是現金流穩(wěn)定、基本面穩(wěn)固的資產更受追捧。
貝恩公司全球合伙人鄭思遠表示:“當估值回歸理性,市場交易活躍度將會迎來新的窗口期。但目前,基金持有的投資組合期限較長,亟待退出實現回報。因此,私募股權基金需要更加積極主動地進行投后管理并尋找退出渠道,提升項目退出收益。退出方式的變化也助力估值理性回歸,隨著IPO放緩,S基金、戰(zhàn)略并購等多樣化退出方式將持續(xù)上升。同時分紅也將更受投資者重視。”
貝恩調研顯示,2024年的募資挑戰(zhàn)仍然較大?!半S著中國私募股權市場迎來監(jiān)管與發(fā)展并重的新階段,私募股權基金需要找準核心投資領域,建設一整套差異化的能力?!必惗鞴救蚝匣锶恕⒋笾腥A區(qū)私募股權基金及兼并收購業(yè)務主席周浩表示。
在貝恩看來,想要在中國私募股權市場穿越周期,私募股權基金應采取以下措施,制定更聚焦的基金管理戰(zhàn)略,基于基金核心能力聚焦關鍵領域投資,提高標的選擇門檻;持續(xù)挖掘投資組合的全潛力,在增長乏力的情況下聚焦降本增效并優(yōu)化資本支出,同時關注生成式AI的顛覆性影響。
當被問及在部署生成式AI或評估生成式AI潛力時會關注哪些方面時,33%的中國GP和LP表示會關注生成式AI對潛在交易盡職調查的影響,25%受訪者表示會尋找生成式AI領域的可投資資產。
校對:李凌鋒